鬼谷子·内揵第三原文翻译解读案例

来源:网络整理 时间:2022-11-21 18:44

内,是指用言辞来和君主结交;揵,是指让国君支持并采纳自己的谋略,从而结交国君。本篇主要讲君臣之间的关系,臣子如何揣摩君主的意图,从而提出自己的主张。这虽然是就君臣立论,但也可以适用于平常人们之间的交往。

鬼谷子内揵术第三

【原文】

君臣上下之事,有远而亲,近而疏;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。日进前而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事皆有内揵,素结本始。或结以道德,或结以党友,或结以财货,或结以采色。用其意,欲入则入,欲出则出;欲亲则亲,欲疏则疏;欲就则就,欲去则去;欲求则求,欲思则思。若蚨母之从子也,出无间,入无朕,独往独来,莫之能止。

【注释】

1、远而亲:看似疏远,其实极亲密。

2、近而疏:看似亲密,其实极疏远。

3、就:靠近、趋近。

4、去:离开。

5、御:原指驾驭马车,这里引申为使用。

6、内揵:内,本指内情相守,这里指要从内心与君主沟通关系,以达到情投意合、谋略被采纳的目的。揵,通“楗”,本义为关门的木闩,这里指交结。

7、素:平常、向来。

8、采色:这里指美女、音乐、歌舞等。

9、蚨母:即土蜘蛛。这种蜘蛛的母爱极强,因此每当母蜘蛛出入巢穴时,都要把穴口加盖以防外敌;而且母子连心,如果把幼虫抱走,母亲就会立刻赶来。

10、朕:缝隙。

【译文】

君臣上下之间的关系复杂微妙,有的看似距离很远却很亲密;有的看似亲密却很疏远;有的投奔而来却不被重用,有的在离任后反而又被寻求。有的天天在君主眼前却不受重用,有的只是遥闻其名却被整天念叨。这是因为凡事都有其内在规律,这种关系的形成与平时的结交有关。有的以道德相结,有的以友情相结,有的以钱财相结,有的以美色相结。所以,了解了对方的意图,就能做到想进来就能进来,想出去就能出去;想亲近就能亲近,想疏远就能疏远;想投奔就能投奔,想离去就能离去;想要有所求就能有所求,想被思念就被思念。这就像蚨母一样,细心地保护它的幼虫,出来时不留洞痕,进去时也看不出任何缝隙。独自前往,独自返回,谁也没法阻挡。

【解读】

苏代是纵横家苏秦的弟弟,一次,苏代听说赵惠王要出兵攻燕,他觉得不妥,就去劝说赵惠王。苏代见到赵惠王后,并没有直接劝谏,而是对赵惠王讲了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故事。赵王听了感觉很有趣,心情大好。苏代则抓住这个机会,诚恳地进言道:“我听说大王要出兵攻打燕国,燕国和赵国的国力相当,在几年之内是不可能把燕国打败的,所以一定会长期相峙下去。如果是这样,那么老百姓就会一直承受战争所带来的苦难,国家上下就会混乱不堪,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。所以,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。”赵惠王想了想,终于恍然大悟,恳切地说:“你说得有理,寡人不会做鹬和蚌那样的傻事,而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。”苏代只用了一个寓言故事,就免除一场兵祸,也使百姓逃过了一次劫难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原文翻译解读案例

【原文】

内者,进说辞也;揵者,揵所谋也。欲说者,务隐度;计事者,务循顺。阴虑可否,明言得失,以御其志。方来应时,以合其谋。详思来揵,往应适当也。夫内有不合者,不可施行也。乃揣切时宜,从便所为,以求其变。以变求者,若管取揵。言往者,先顺辞也。说来者,以变言也。善变者,审知地势,乃通于天,以化四时,使鬼神;合于阴阳,而牧人民。见其谋事,知其志意。事有不合者,有所未知也。合而不结者,阳亲而阴疏。事有不合者,圣人不为谋也。

【注释】

1、揵所谋:揵、堵塞、固守、支持。揵所谋,是指使计谋得到支持和采纳。

2、隐度:暗中揣测、估量。

3、循顺:沿着顺畅的途径,即遵循固有规律。

4、方:道术。

5、应时:合乎时宜。

【译文】

所谓“内”,就是游说别人,表达自己的意见;所谓“揵”,就是使自己的计谋能够毫无阻碍地实行。想要说服他人,务必先悄悄地揣测,看是否可行;策划事情,务必遵循顺畅的途径。暗中分析是否可行,然后把其中的得失利害明明白白表达出来,以影响君主的意向。以道术来进言要合乎时宜,把握时机,以便与君主的想法相契合。周详地思考后再来进言,以适应形势,做得恰当。凡是和君主的想法不相符合的,就不可以实行。出现这种情况,就要揣摩形势,从方便之处入手,改变策略。用善于变化的各种方式来争取谏言被采纳,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。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,最好是顺应实情;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变通的言辞。善于变通的人,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,只有这样,才能沟通天道,化育四时,驱使鬼神,与阴阳相符合,从而统治人民。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,要知晓君主的意图。所办的事情不合君主之意,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有不了解的地方。意见一致了,却与君主的关系不密切、关系不巩固,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,而实际上还有距离。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,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。

【解读】

汉朝初年,赵王武臣派韩广到燕国,没想到燕人却拥立韩广为燕王。赵王武臣一怒之下,邀集宰相张耳、陈馀侵犯燕国边境。有一天,赵王武臣私自出营地查看,被巡守在附近的燕军俘获,燕国将赵王囚禁起来,以此要挟赵国,要赵国把土地分一半给燕国,然后才归还赵王。而且燕人态度强硬,先后将赵国派来的十多名使者给杀了。张耳、陈馀为了这件事烦恼不已,但一直没有很好的计策。有个砍柴烧火的勤杂兵来到营房说:“我可为诸公说服燕人释放赵王,然后驾车接赵王回来。”在场的军官都嘲讽他不自量力,认为他这种行为是痴人说梦。砍柴烧火的勤杂兵由小道潜入燕将营地,对燕将军说:“你可知我来的目的么?”燕将一看他的装扮,很轻蔑地说:“你来无非是希望赵王回国。”勤杂兵没有正面回答,只是说:“将军知道张耳、陈馀是怎样的人吗?”燕将说:“他们两人是赵国的贤人。”勤杂兵又问:“那将军可知他二人的想法吗?”燕将不禁大笑,说:“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,这不是明摆着吗?他们希望赵王平安回国啊。”勤杂兵也大笑起来,而且笑声更响亮,说:“将军实在不了解他二人的真正意图啊。”燕将有些疑惑,急忙问道:“那你说他们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呢?”勤杂兵缓缓道:“张耳、陈馀是武将,一声令下就可拥有赵国数十城池,他们早就想自立为王,哪会以当个宰相为满足呢?谁都知道,当君王和当宰相是天渊之别,当初天下的形势,陈、张二人不敢有称王的念头;现在赵国国势安定,这两人早就想平分赵国共同为王,只是时机尚未成熟。现在燕人囚禁赵王,这两人表面上希望燕人释放赵王,实际上希望燕人将赵王杀了,好让两人瓜分赵国,自立为王。以一个赵王就能轻易打败燕国,何况有两位贤明的君王相互合作。若陈张二人以责怪燕国杀赵王的名义出兵攻燕,燕国岂能存活。所以不如放了赵王,让张、陈二人的野心无法得逞。”燕将认为勤杂兵说得有理,于是放了赵王,养卒当真驾着车把赵王接了回来。勤杂兵是懂得“欲说者,务隐度;计事者,务循顺。阴虑可否,明言得失,以御其志”这个道理的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原文翻译解读案例

【原文】

故远而亲者,有阴德也;近而疏者,志不合也;就而不用者,策不得也;去而反求者,事中来也;日进前而不御者,施不合也;遥闻声而相思者,合于谋以待决事也。故曰:不见其类而为之者,见逆。不得其情而说之者,见非。得其情乃制其术,此用可出可入,可揵可开。

【注释】

1、阴德:心意暗合。

2、得:指适用。

3、中:合乎。

4、决事:谋大事,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。

5、类:类似,共同点。

6、见逆:遭到抵触,指不被采用。

7、见非:遭到非议,指被否定。

【译文】

所以说,与君主看似相距很远却得到亲近的人,是因为他与君主心意暗合;距离君主很近却遭到疏远的人,是因为他和君主的志向不同;靠近君主却不被重用的人,是因为他的策略不适用;已经离职却又被召回的人,是因为他的主张后来在发展中被证明可行;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,是因为他的措施不得当;只是听到声名就被君主念叨的人,是因为他的主张与决策相符,君主正等他回来决断大事。所以说:在不了解对方是哪样的人之前就去游说,定会事与愿违。不了解实情就去游说,定会受到非议。只有了解真实情况,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,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既可以出去,又可以进来;既可以进谏君主,坚持己见,又可以修正自己的主张,随机应变。

【解读】

战国时期,魏惠王想成就霸王之业,决定进攻赵国邯郸。这时,季梁正出使别国,听到这件事后,就马上返回魏国。他来不及整理衣服,顾不得洗去尘土,就急忙去谒见魏惠王。季梁对魏惠王说:“这次在我回来的途中,遇见一个人,正在向北面赶着马车,他告诉我说:‘我打算到楚国去。’我问他:‘楚国在南边,您既然要到楚国去,为什么往北走呢?’他说:‘我的马很强壮。’我就对他说:‘马虽然强壮,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!’他说:‘我的路费很多。’我说:‘路费固然多,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!’他仍然很固执地说:‘我驾车的技术很高明。’我说:‘这几样越好,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!’大王现在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取得威信,最终建立霸业;但大王只是依仗魏国强大的国土和精良的军队去攻打邯郸,进而扩展土地,取得名声。这样的行动次数越多,反而距离大王的事业越远。这就如同那位想去楚国却向北走的人一样啊。”魏惠王听了季梁的这番话,恍然大悟,就立即改变了战略。季梁知道魏惠王心中所想,所以做到了“得其情乃制其术,此用可出可入,可揵可开”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原文翻译解读案例

【原文】

故圣人立事,以此先知而揵万物。由夫道德、仁义、礼乐、忠信、计谋,先取《诗》、《书》,混说损益,议论去就。欲合者,用内;欲去者,用外。外内者,必明道数。揣策来事,见疑决之。策而无失计,立功建德。治名入产业,曰揵而内合。上暗不治,下乱不寤,揵而反之。内自得而外不留,说而飞之。若命自来,己迎而御之。若欲去之,因危与之。环转因化,莫知所为,退为大仪。

【注释】

1、立事:做事、谋划事情。

2、揵:此处指把握、控制。

3、《诗》、《书》:指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。

4、损益:指得失。

5、合:符合,与背离相对。

6、道数:指鬼谷子所教的谋略。

7、揣策来事:推测判断未来的事情。

8、治名:指整顿朝纲,处理君臣关系。

9、入产业:指整顿税收、治理民众。

10、自得:自以为得计、自作聪明。

11、说而飞之:指为君主传扬名声。

12、若命自来:指君主有令召自己前来。

13、己迎而御之:迎合君主的心意而驾驭他。

14、大仪:好办法,大原则。

【译文】

所以圣人谋事,都是以如下这些方法来了解和把握万事万物。他们从道德、仁义、礼乐、忠信、计谋出发,先是吸取了《诗经》和《尚书》的精髓,然后斟酌诸子学说和时事的利弊得失,最后讨论用于世还是不用于世。若要君臣相合,就要在内情上努力;若是君臣分离,就要在外情上下功夫。无论用内情还是用外情,都必须预先明确鬼谷内揵之术。想要预测未来的事情,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。运用策略时没有失误,就能建立功业、积累德行。整顿朝纲、处理好君臣关系,治理百姓,从事生产,这叫作计谋与内情相合。如果国君昏庸不理国家政务,下层作乱而君主仍不醒悟,就取而代之。君主自鸣得意,不接受正确建议,那就对他恭维赞扬,使其名声显扬,观察事态进一步的发展。如果朝廷征召,就积极地接受任命,按照国君的心意,实现自己的志向。如果想要离开,就对君主说些让他感到自己对他有危险的话。做事要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,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就可以全身而退,这是运用内揵之术的典范。

【解读】

本节讲对待不同的君主要采用不同的策略。其实,即使对待同一君主,在不同情况下也要采取不同策略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吞并吴国,大夫范蠡、文种是最大功臣。勾践灭吴后,范蠡知道勾践是可与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的人,就劝文种说:“咱们的任务完成了,该走了。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,你必须记住: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”文种说:“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,现在到了享受富贵的时候了,凭什么走?”范蠡摇头而去,携美女西施之手下海经商了,并大发其财,被称为“陶朱公”。文种留在朝廷,直到有一天,勾践给他一把剑说:“先生教给我七种杀人的方法,我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,其他四种,我上哪儿验证一下呢?要不就在先生您的身上试试?”文种闻言,只好自刎身亡。范蠡做到了“若命自来,己迎而御之”,在勾践需要自己的时候,他迎合勾践的想法,展现出自己卓越的才能,实现了自己的抱负;他也做到了“若欲去之,因危与之”,从而安全离开,可以说真的是“环转因化,莫知所为,退为大仪”啊!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原文翻译解读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