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·反应第二原文解析详解

来源:网络整理 时间:2022-11-21 19:22

鬼谷子反应术原文解读

【原文】

古之大化者,乃与无形俱生。反以观往,覆以验来;反以知古,覆以知今;反以知彼,覆以知己。动静虚实之理,不合于今,反古而求之。事有反而得覆者,圣人之意也,不可不察。

【解读】

刘邦攻入咸阳后,将士们纷纷争着去找皇宫的仓库,各人都拣值钱的金银财宝拿,闹得乱哄哄的。只有萧何不稀罕这些东西,而是先跑到秦朝的丞相府,把有关户口、地图等文书档案都收了起来,保管好。刘邦在将士陪同下,来到豪华的阿房宫。他看见宫殿这么富丽,幔帐、摆设好看得叫人睁不开眼睛;还有许许多多的宫女。他在宫里待了一会儿,心里迷迷糊糊,简直不想离开了。这时候,樊哙闯了进来,说:“沛公要打天下,还是要当个富翁呀?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,使秦朝亡了,您还要这些干么?还是赶快回到军营里去吧!”刘邦不听他的话,说:“让我歇歇吧。”恰巧张良也进来了,听到樊哙的话,就对刘邦说:“俗话说: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只因为秦王暴虐,不得人心,才有您今天的胜利。现在您刚入秦宫,就想像刚刚灭亡的秦国那样享乐,下场不久就会和他们一样的。樊哙的话说得很对呀,希望您听从他的劝告。”刘邦是一向很信任张良的,马上醒悟过来,吩咐将士封了仓库,带着将士仍旧回到灞上。张良劝说刘邦,巧妙点出秦亡的历史教训,可谓“反以知古,覆以知今”。

鬼谷子·反应第二原文解析详解

【原文】

人言者,动也;己默者,静也。因其言,听其辞。言有不合者,反而求之,其应必出。言有象,事有比。其有象比,以观其次。象者象其事;比者比其辞也。以无形求有声,其钓语合事,得人实也。其犹张置网而取兽也,多张其会而司之。道合其事,彼自出之,此钓人之网也。常持其网驱之,其不言无比,乃为之变。以象动之,以报其心,见其情,随而牧之。己反往,彼覆来,言有象比,因而定基。重之袭之,反之复之,万事不失其辞。圣人所诱愚智,事皆不疑。

【解读】

齐宣王的弟弟田婴被封为靖郭君,封地在薛。他到达薛地后开始筑城。城分内外两部分,外城周长一万多米,内城周长两千多米,墙基阔二十米,墙高五至七米。这样一个浩大工程,如此大兴土木,他手下的门客纷纷向他进言,劝他不要开工。靖郭君告诉手下,那些进谏的人来了,不要通报。有一个人前来拜见说,让我进去见一下靖郭君,我只说三个字就离开,多说一个字,我愿意被烹而死。靖郭君听后很是好奇,就让他进见。他果真说了三个字:“海大鱼。”说完后转身就走。靖郭君连忙说:“你别走,你把话说完。”门客说,我说过我只说三个字,多一字我也不敢说,我可不敢拿命当儿戏。靖郭君说:“赦你无罪,但说无妨。”那人说:“海里的大鱼,渔网、鱼钩都奈何它不得。但是如果它离开了水,来到陆地上,那么蝼蚁也可以随意把它摆布。齐国就像您的水,如果您永远拥有齐国,薛地又有什么用呢?如果失去了齐国,您把薛地的城墙筑得像天一样高,又有何用?”靖郭君想想,这话说得有理,于是将筑城一事搁置了。进谏之人先用惊人之语制造悬念,引起靖郭君好奇心,然后用大鱼作为比喻,来说明问题,可谓“言有象,事有比”、“以象动之,以报其心,见其情,随而牧之”。

鬼谷子·反应第二原文解析详解

【原文】

故善反听者,乃变鬼神以得其情。其变当也,而牧之审也。牧之不审,得情不明;得情不明,定基不审。变象比,必有反辞,以还听之。欲闻其声反默;欲张反敛;欲高反下;欲取反与。欲开情者,象而比之,以牧其辞。同声相呼,实理同归。

【解读】

东汉人张纲少时勤奋好学,虽出身官宦家庭,但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,被征召为朝廷御史。当时,广陵郡有个叫张婴的人,聚集数万人在扬州和徐州之间抗击官府,杀刺史,前后达十余年。朝廷对此深感棘手,尚书推荐张纲出任广陵太守。张纲赴广陵,率领郡吏十余人来到张婴营垒。张婴不解来意,闭垒严防。张纲派人说明自己是奉诏宣慰,并非开战讨伐。张婴见张纲来意诚恳,出垒相迎。张纲说:“因为官员办事不周,不体恤民情,以至于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俗话说官逼民反,您清廉自律,行侠仗义,令我佩服不已。”张婴听后很受感动,含泪说:“我因蒙冤受屈才聚众反抗,苟且偷生,并没有多考虑后果。经过你开导,我明白了事理,唯一担心的是我做了对抗朝廷的事,即便投诚了,也不免问罪。”后经张纲解释,张婴打消了顾虑,决定投诚。次日,张婴率领部众万余人,与妻子一道归降。张纲设宴庆贺,将其部属遣散,劝他们回家种田,又给张婴选择住处,划给田产。张纲的做法,就是“欲张反敛”,使张婴觉得“同声相呼,实理同归”。

【原文】

或因此,或因彼;或以事上,或以牧下。此听真伪,知同异,得其情诈也。动作言默,与此出入,喜怒由此以见其式,皆以先定为之法则。以反求覆,观其所托。故用此者,己欲平静,以听其辞,察其事,论万物,别雄雌。虽非其事,见微知类。若探人而居其内,量其能射其意也,符应不失,如螣蛇之所指,若羿之引矢。

【解读】

“煮酒论英雄”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。在这个故事中,刘备就运用了“反应”之术。曹操和刘备两人在后园中对坐,开怀畅饮。酒至半酣,忽然乌云滚滚,骤雨将至,并且出现了龙挂。所谓龙挂,就是闪电。曹操就拿龙挂说事儿,他说:“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?”刘备说:“愿闻其详。”曹操说:“龙能大能小,能升能隐;大则兴云吐雾,小则隐藏形体;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,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。方今春深,龙乘时变化,如同人得志而纵横四海。龙之为物,可比世之英雄。玄德经常在外游历,一定知道当世英雄。请你说说看。”玄德说:“我见识浅薄,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?”曹操说:“此间就你我二人,不要谦虚。”玄德说:“我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,得以在朝为官。天下的英雄,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。”曹操说:“既然没有见到过,那也听过吧。”玄德说:“淮南的袁术,兵粮足备,应该能称为英雄吧?”曹操笑说:“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,我早晚都会抓住他的!”玄德说:“河北的袁绍,连续四代位列三公,家门中有很多故吏;现在雄踞冀州之地,部下能事者极多,他应该是英雄吧?”曹操笑着说:“袁绍这个人色厉内荏,好计谋却没有决断,干大事却爱惜性命,看见小利却忘顾性命,不算是英雄。”刘备又说:“刘表威震九州,能称为英雄吗?”曹操说:“刘表虚名无实,不是英雄。”刘备又举出孙策:“有一人血气方刚,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?”曹操说:“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,不是英雄。”玄德说:“益州刘璋,能称为英雄吗?”曹操说:“刘璋虽然是皇亲,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,怎么能称作英雄呢!”玄德说:“那张绣、张鲁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?”曹操鼓掌大笑说:“这些碌碌无为的人,何足挂齿!”玄德说:“除此之外,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。”曹操说:“能叫作英雄的人,应该是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的人。”刘备问:“那谁能被称为英雄?”曹操用手指指玄德,然后又自指向自己,说:“现今天下的英雄,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!”刘备听到这句话,吃了一惊,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。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,雷声大作。玄德从容地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:“因为打雷被吓到了,才会这样。”曹操笑着说:“大丈夫也怕打雷吗?”玄德说:“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,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?”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地掩饰了过去。曹操指天为题,以龙的变化、升隐来暗指英雄的行为,刘备就是担心曹操把他当作对手,就是怕曹操把他当作英雄。如果那样,别说刘备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,连人头都会不保。所以他对曹操的回应也很是隐忍,并借风雷来掩饰自己,很好地做到了“己欲平静,以听其辞,察其事,论万物”,而且是举一反三。

鬼谷子·反应第二原文解析详解

【原文】

故知之始己,自知而后知人也。其相知也,若比目之鱼;其见形也,若光之与影也。其察言也不失,若磁石之取针,如舌之取燔骨。其与人也微,其见情也疾。如阴与阳,如圆与方。未见形,圆以道之;既见形,方以事之。进退左右,以是司之。己不先定,牧人不正。事用不巧,是谓忘情失道;己先审定以牧人,策而无形容,莫见其门,是谓天神。

【解读】

赵孝成王刚登位,年纪尚轻,赵太后掌理朝政,秦国就发兵攻赵,情况非常危急。赵国向齐国求援。齐国说:“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,援兵才能派出。”可是赵太后不答应,因为长安君、孝成王还有出嫁的燕后都是赵太后的亲生骨肉,赵太后特别疼爱长安君,视他为掌上明珠。大臣们极力劝谏。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:“再有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人,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!”大臣触龙希望去说服太后。太后猜测他是来劝自己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,就气势汹汹地等着他。触龙缓慢地小步快跑,到了太后面前后,一点都不提长安君的事情,只是向太后道歉说:“老臣的脚有毛病,连快跑都不能,很久没来看您了。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。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适,所以想来看望您。”太后说:“我全靠坐车走动。”触龙问:“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?”太后说:“吃点稀粥罢了。”触龙说:“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,自己却勉强走走,每天走上三四里,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,身上也比较舒适了。”太后说:“我做不到。”说了这么一番话,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。触龙说:“我的儿子舒祺,年龄最小,不成才;而我又老了,私下疼爱他,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,来保卫王宫。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。”太后说:“可以。年龄多大了?”触龙说:“十五岁了。虽然还小,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。”太后说:“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?”触龙说:“比妇女还厉害。”太后笑着说:“妇女更厉害。”触龙回答说:“我私下认为,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。”太后说:“你错了!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。”触龙说:“父母疼爱子女,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。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,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,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,也够可怜的了。她出嫁以后,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,可您祭祀时,一定为她祝告说:‘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。’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,希望她生育子孙,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?”太后说:“是这样。”触龙说:“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,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,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,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?”赵太后说:“没有。”触龙说:“不光是赵国,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?”赵太后说:“我没听说过。”触龙说:“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,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。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?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,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,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!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,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,给他很多珍宝,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,一旦您百年之后,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?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,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。”太后说:“好吧,任凭您指派他吧。”于是赵国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,齐国发兵救赵,秦军退。

触龙知道自己疼爱孩子,就明白赵太后疼爱孩子也是人同此心,通过为自己小儿子谋后路这个由头,他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派长安君为人质,从而挽救了赵国。《孙子兵法》里面也讲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”可见,圣人的智慧有不谋而合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