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·内揵第三案例故事

来源:网络整理 时间:2022-11-21 19:43

鬼谷子内揵术

原文

君臣上下之事。有远而亲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。日进前而不御,遥闻声而相思。事皆有内揵,素结本始。或结以道德,或结以党友,或结以财货,或结以采色。用其意,欲入则入,欲出则出,欲亲则亲,欲疏则疏。欲就则就,欲去则去,欲求则求,欲思则思。若稚蜘母之从其子也,出无间,入无朕,独往独来,莫之能止。内者进说辞,揵者,揵所谋也。欲说者,务隐度;计事者,务循顺。阴虑可否,明言得失,以御其志。

案例

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忠告的话听起来一般都让人难以接受,甚至会引起他人反感或抵抗,取得相反的效果。难道良药就一定苦口、忠言就一定逆耳吗?事实并非如此。鬼谷子认为:在想游说别人时,只要做到“务隐度;计事者,务循顺”,也就是说,首先要了解被游说的人的真实情况,分析和揣度他的内心世界,然后再“对症下药”,这样才能“合其道”、顺其意、称其心,使对方顺利接受自己的主张。所以说,游说成功的关键在于: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与真实心理。

春秋战国时期,晋灵公贪图享乐,让人给他造一座九层的琼台。这一工程耗资巨大,劳民伤财,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,晋灵公一概不听,还下令说:“谁敢再进谏,格杀勿论!”晋国有个能臣叫荀息,他知道此事后,便来求见晋灵公。晋灵公竟命令武士在暗处弯弓搭箭,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,便立刻把他射死。谁知荀息见到晋灵公后,并没有提到琼台的事,而是要求给晋灵公表演杂技以博一笑。晋灵公高兴地答应了。荀息先把十二颗棋子摞起来,再把鸡蛋一个个摞上去。晋灵公看得提心吊胆,不禁在一旁大叫道:“危险!”

荀息慢条斯理地说:“这算什么,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!”晋灵公忙问:“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?”荀息说:“大王,您要造九层高台,造了三年,尚未完工,弄得民不聊生,男人们都被征调到工地去了,留下女人种庄稼,如果以后没有收成,国库就会空虚。一旦外敌入侵,国家危在旦夕,难道这不更危险吗?”晋灵公听后,觉得确实很危险,弄不好要亡国,立刻下令停止了琼台的建造。

荀息用巧妙的方式,先以杂耍吸引晋灵公的注意力,再通过摞鸡蛋的演示向晋灵公形象地说明了国家面临的局面,使晋灵公停止了琼台的兴建。

顺其意、称其心,是游说的前提和基础。

在城濮之战中,郑文公曾经出兵帮助楚国打晋国,所以晋文公怀恨在心,一心想灭掉郑国。他派人去给秦穆公送信,约秦国一同出兵攻打郑国。秦穆公也正想向东扩张势力,便痛痛快快答应了。

郑文公哪见过这阵势?急得不知如何是好。郑国大夫叔詹对郑文公说:“秦晋两国力量强大,我们打不过他们。如果能够说服秦国退兵,只剩下一个晋国,那就好对付了。”郑文公说:“派谁去劝说秦国退兵呢?”有人推荐一位名叫烛之武的大夫。郑文公叫人把他请来。

烛之武来了,大家一看,原来是个白发苍苍,弯腰驼背,走路一瘸一拐,快要入土的老头子,都暗自发笑。郑文公却恭恭敬敬地对烛之武说:“听说先生能言善辩,想请您去见秦穆公,劝他退兵,不知先生意下如何?”烛之武说:“您太抬举我了。我年富力强的时候都没有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情,如今上了年纪,还有什么用呢?”郑文公听这老头子话里有话,有感慨自己不被重用的意思,连忙说:“过去没有重用先生,那是我的过错。现在国家危急,请先生辛苦一趟吧。要是郑国亡了,对先生也不利呀。”烛之武见郑文公挺诚恳,说的话又有理,便答应了。

最后,烛之武靠着“三寸不烂之舌”,向秦穆公陈述攻打郑国的利害关系,不仅使秦穆公撤退了进攻的兵力,还留下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卫。

郑文公算是善于发现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,他听了烛之武看似自谦的话,捕捉到了他话里的不满之意,赶紧道歉,从而感动了烛之武,化解了一场危机。

韩非子说:谏诤之难,不在于自己要有足可进言的见识,也不在于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,更不在于要有足够的胆量、勇气把话说完,而在于如何看透对方喜恶心理,然后根据其需要,提出自己的意见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案例故事

原文

方来应时,以合其谋。详思来揵,往应适当也。夫内有不合者,不可施行也。乃揣切时宜,从便所为,以求其变。以变求内者,若管取揵。

案例

鬼谷子认为,作为臣子,向君王进言时都讲究要切中时宜,这样做,在不致使自己遭受危险时,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李斯生于战国末期,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出力很多,被封为宰相之职。秦始皇死后,由于受赵高的诱惑,和赵高一起假造圣旨,害死了公子扶苏,把胡亥推上了王位。

胡亥继位后,一天到晚花天酒地,胡作非为,赵高日益受到宠信,地位也不断升高。但是李斯身为宰相,对赵高的地位构成了威胁,赵高决定除掉李斯,于是,他决定寻找机会。

胡亥更加荒唐了,李斯身为宰相,觉得应该劝谏一下,但是,由于胡亥不理朝政,李斯根本找不到机会。于是,李斯找到赵高,让他想办法。赵高一口答应了下来。

时隔不久,赵高就告诉李斯,说皇上在某某宫,可以在那里找到他。李斯谢过赵高,找到了胡亥。胡亥当时正在和嫔妃宫女玩乐,看见李斯来很扫兴,大怒,喝斥他下去。从此,李斯被胡亥彻底冷落。

其实,这正是赵高的奸计。他有意在胡亥正玩得开心的时候让李斯去进谏,说一些胡亥不高兴的话,胡亥能不恨李斯吗?这个例子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进言的时机十分重要。

明朝的魏忠贤为了把持朝政,也有意玩这一招。

明代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一个长年不见大臣的人,那么,他在宫中干些什么呢?除了声色犬马之外,他还有一个特殊的嗜好,就是爱干木工活,他曾经亲自用大木桶、铜缸之类的容器,凿孔、装上机关,做成喷泉等各种水戏,他看了乐不可支;而更多时候,他锯锯刨刨,制成各种精巧的楼台亭阁,还亲自动手上漆彩绘,他常年乐此不疲,每当入迷的时候,简直到了物我皆忘的地步。

狡猾的权奸魏忠贤便利用了这一点,每当朱由校专心在制作时,他便在一旁不住口地喝彩、夸奖,说什么“老天爷赐给万岁爷如此的聪明,凡人哪能做得到啊”!皇帝听了更是得意,也更专心了。就在这种时刻,魏忠贤便以朝中之事向他启奏,他哪里还会对这些事有兴趣呢?便不耐烦地挥挥手说:“我已经知道了,你自己看着办吧,别再麻烦我。”

魏忠贤就这样把大权抓在手中,皇帝成了没用的摆设。

即便我们拥有明确的信念,有时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,隐藏自己的想法,或者说些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来迎合对方。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认为,在看透对方心意之前,不能轻易说出自己的意见。假如你不合时宜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,就有可能破坏对方的心情,导致谈话无法进行下去。

在今天,我们在劝说别人,或有求于人的时候,也要注意时机。比如在办公桌上不好说的事,在酒桌上可能就好说一点;当领导不高兴的时候不要进言,可以等他心情好的时候进言。这种技巧要在实践中琢磨。

如果对方不喜欢你,就不可能对你敞开心扉。如果你认为让对方敞开心扉是最重要的,那么适当压制一下自己的意见也无可厚非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案例故事

原文

言往来,先顺辞也。善变者,审知地势,乃通于天,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,见其谋事,知其志意。事有不合者,有所未知也。合而不结者,阳亲而阴疏。事有不合者,圣人不为谋也。故远而亲者,有阴德也;近而疏者,志不合也;就而不用者,策不得也;去而反求者,事中来也;日进前而不御者,施不合也:遥闻声而相思者,合于谋待决事也。故曰:“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,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。得其情,乃制其术。此用可出可入,可揵可开。”

案例

鬼谷子认为: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,一定会事与愿违,在还没有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,也一定要受到非议。只有了解情况,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,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,既可以进谏,坚持己见,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,随机应变。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游刃有余,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。

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,就深明此道。在古代社会里,衡量忠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“文死谏、武死战”。即是说,当君主有错误的时候,大臣们要“冒死直谏”。但韩非子并不赞同让臣子去作无谓的牺牲,而是主张“进谏”要因人而异、从客观实际出发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并且随机应变。这是一种进言的智慧。古人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富于启迪意义的故事。

“宓子贱掣肘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。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。后来,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(今山东单县)。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。宓子贱担心:到地方上做官,离国君甚远,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夙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。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,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?因此,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。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,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。

宓子贱风尘仆仆地刚到单父不久,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。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,这两人遵命而行。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,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两个副官的胳膊肘儿,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,不成样子。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,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,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、训斥了一顿。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、啼笑皆非。两个副官受了冤屈、侮辱,心里非常恼怒。事后,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。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,而且火上加油地说:“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,这次你们回去,一路上可要当心,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,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!”

两个副官回去以后,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单父的所作所为。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,从而可以一解心头之恨。然而这两人没有料到鲁君想了想,竟然负疚地叹息道:“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,也不能怪罪宓子贱。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。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,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。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,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。你们在单父写字时,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。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,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。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,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。”

鲁君说罢,立即派其亲信去单父。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,说道:“鲁君让我转告你,从今以后,单父再不归他管辖。这里全权交给你。凡是有益于单父发展的事,你可以自主决断。你每隔五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。”

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。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情况下,他在单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。

宓子贱生怕鲁君听信了谗言,自己的政治抱负到头来落得一场空,但又深知要劝谏的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,直谏万不可取,于是发挥智慧,用一个自编自演、一识即破的闹剧,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。这正是“得其情,乃制其术”的妙用。这种不用说话便起到进谏之功效的方式,可以说是达到了进谏的至高境界。

鬼谷子·内揵第三案例故事

原文

故圣人立事,以此先知而揵万物。由夫道德、仁义、礼乐、计谋,先取《诗》、《书》,混说损益,议论去就。欲合者,用内,欲去者,用外。外内者必明道数,揣策来事。见疑决之,策无失计,立功建德。治民入产业,曰“揵而内合”。上暗不治,下乱不悟,揵而反之。内自得,而外不留说,而飞之。若命自来己,迎而御之;若欲去之,因危与之,环转因化,莫知所为。退为大仪。

案例

鬼谷子认为:聪明的人懂得如何急流勇退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英雄一旦找到了用武之地的时候,就应当积极进取,建功立业。然而事多变迁,在功成名就局势发生变化,需要放手的时候,就要果断放手,万万不可痴迷于荣华富贵,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急流勇退,才可以避免招来灾祸。

在历史上,一些精明的辅佐大臣在功成名就以后,往往急流勇退,以求避祸保身。

春秋末年,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,苦身劳力二十年,深谋远虑,终于灭掉吴国,而且兵临中原,号令诸侯,成为霸主。灭吴之后,越国君臣设宴庆功,群臣皆乐,唯独越王勾践面无喜色。机警聪慧的范蠡察微知著,立即识破了越王的心思:越王为雪会稽之耻,灭掉吴国,不惜卑身事下,愿与臣下同甘共苦,共渡艰难。如今大功告成,越王能实践先前的诺言吗?我与文种功勋卓著,位高权重,越王对我二人能放得下心吗?范蠡经过深思熟虑,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,且勾践的为人,可与同患难,难与共安乐。于是他毅然向勾践告辞,请求退隐。勾践得知范蠡要辞退,就召见范蠡,对他说:“先生若愿留在寡人身边,寡人愿与你共分越国,若不遵寡人,将身死名裂,妻子为戮!”范蠡当然知道越王的所谓“共分越国”纯属虚语,而“身死名裂,妻子为戮”,越王是肯定做得出来的。于是他回答道:“君行其法,我行其意。”事后,范蠡不辞而别,抛弃家业,带领家眷,驾一叶扁舟,出三江而入五湖。后来定居于陶,成为巨富。范蠡走时,曾投书同僚文种,劝说道:“狡兔死,走狗烹;飞鸟尽,良弓藏。越王为人,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荣乐,先生何不速速出走?”

文种原先对于范蠡的辞职并不理解,认为越王不可能如此绝情,当他看了这封书信后,才如梦初醒,从此他便假托有病,不复上朝理政。果然,越王的猜忌之心日益暴露,心里不再容得下这位胸藏韬略的谋臣,便派人赐予文种一把剑,说道:“先生教我伐吴七术,我仅用其三而灭亡吴国,其余四术还藏于先生胸中,请先生追随先王,试行余法吧!”文种见所赐之剑,正是当年吴王赐予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属镂剑。文种长叹一声,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引剑自刎而死。一代名臣,落得如此悲惨下场,只怪没有听范蠡的话,没有看透勾践。

范蠡机智地出走,生命得以保全,文种留恋功名,却死于非命。为什么两人有不同结局?不能不说范蠡在长期与勾践的接触中,对勾践的人品、性格有深刻的了解。范蠡看出勾践是“大恩不报,大功不还”之人,故在灭吴之后,急流勇退。

帮助刘邦成就大业的张良、萧何、韩信三人中,唯有张良熟知“急流勇退”的哲理。在刘邦入主长安后,诸位开国元勋都要喜气洋洋地享受荣华富贵,唯有首要谋士张良称病而退,而且病得“朝不保夕”,可刘邦死后,张良仍旧活着。不知急流勇退的其他“二杰”下场悲惨,韩信以“谋反”罪被戮于长乐宫,萧何以“贪污”罪被捕入狱。此皆“功高震主”之故,敌国已破,劲敌已亡,刘邦怎么能留比自己本事还大的人呢?!

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平天下、治天下,待明白该急流勇退时,已经晚矣。在建明后的一段时间里,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,已经得罪了不少重臣。结果,虽辞仕退居乡里过起隐居生活,但还是遭到胡惟庸陷害,积忧成疾而死。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璋登基称帝前夕,就退隐乡里,就绝不会遭到后来剥夺俸禄的冤屈,而是过着静心修养,乐哉快哉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