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·抵巇第四案例故事

来源:网络整理 时间:2022-11-21 19:44

鬼谷子抵巇术

原文

物有自然,事有合离。有近而不可见,有远而可知。近而不可见者,不察其辞也;远而可知者,反往以验来也。巇者,罅也。罅者,涧也。涧者,成大隙也。巇始有朕,可抵而塞,可抵而却,可抵而息,可抵而匿,可抵而得,此谓抵巇之理也。

案例

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合有离,都难免会产生裂缝,产生矛盾,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抓住时机,使问题迎刃而解,“抵术”的重要原则就是审时度势。

人与人相处,产生隔阂和裂痕是在所难免的。不管是同事之间、朋友之间、亲人之间,还是夫妻之间,发现缝隙,一定要及时“抵而塞之”。有了裂痕就要及时主动地去补救,不要让裂痕越来越大,以致无法挽救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在苏州某山下有一户人家姓田。父母已亡,只剩下三个兄弟,老大叫家福,老二叫家禄,老三叫家寿。一家人靠种花采茶过日子。三个人都自私贪婪,因此三兄弟经常斗嘴吵架,甚至动手相打,有时相互打得头破血流,一家人难以和睦共处。

有一年,弟兄三人在北山背阴面种了茶树,在南山朝阳面栽了一种据说是从印度传来的花,叫摩尼花。摩尼本是印度国王给公主的帽冠上镶嵌的一颗宝珠,洁白光亮,珍贵无比。这花儿的形状就很像那颗宝珠,洁白圆润,芬芳四溢,因此就叫它“摩尼花”。

春末夏初,摩尼花开了,茶树也长大可以采摘了。南山的花香被风吹到北山的茶树林。老大头一个发现今年的茶叶上有一股甜香味儿。甜得沁人心脾,香得使人陶醉。老大高兴极了,瞒着老二、老三,偷偷把茶叶抢先摘下来,拿到市场上去卖了。这充满花香的茶叶果然人人喜欢,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买,因此价钱也比往年高了许多,并且一会儿就卖完了。

后来这件事被老二、老三知道了。老二说:“北山的茶树是我种的,南山的摩尼花是我栽的,卖茶叶的钱应该全归我。”老三说:“种茶我出了力,栽花我吃了苦,卖的钱应该全归我。”老大却说:“摩尼是大家栽的,茶叶是大家采的,但是发现茶叶有香味的却是我一个人,所以卖的钱理应只归我。”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,于是就动手打了起来。俗话说:“相骂无好言,相打无好拳。”这一打就打了个三败俱伤,头破血流,兄弟三人还不肯罢休,你揪着我,我揪着你去找戴逵评理。

戴逵是当时有名的雕塑家兼琴师。据说他弹出的琴声可以把凤凰引来,可以使鸟儿跳舞。当朝宰相知道了,就派人去找他来宰相府弹琴。他却不愿为权贵弯腰,把琴砸了,就隐居到苏州的深山中来了。因此,苏州一带的百姓,人人都知道他为人正直、办事公道,都尊重他,有争执不下的事情都喜欢找他作个公断。

到了戴逵家中,三兄弟争先恐后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述说了一番。戴逵听了,笑笑说:“摩尼花香茶叶贵,本是好事。但是,摩尼、摩尼,不要变成谋利,要认作末利。人不能过分求利,更不能因利忘义。为谋利而伤了兄弟的手足情,太不值得。若是你们兄弟三人一条心,门前的黄土也会变成金。我看以后把‘摩尼’改成‘末利’吧。只要你们三人都牢记住这两个字:末利,就再也不会吵闹打架了。”兄弟三人听从了戴逵的劝导,从此,团结一心,共创幸福生活。后来,这件事也教育了四方百姓。从此这一带民风淳朴,百姓和睦相处。人们都把“摩尼花”改叫做“末利花”。后人认为“末利”既是花草,就都加了个草字头,叫做“茉莉花”。

当然这个传说的真伪无从考证,但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,这就是“抵巇”之理——千万不要为了小利而失去大道。茉莉花那清纯自然、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正是它不追名逐利的象征,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与领悟。真正的“抵巇”之道其精髓就在于:在有矛盾和裂痕时,我们一定要及时“抵而塞之”,在没有矛盾和裂痕时,我们要加强和巩固内部团结,家和万事兴就是这个道理。

鬼谷子·抵巇第四案例故事

原文

事之危也,圣人知之,独保其用;因化说事,通达计谋,以识细微。经起秋毫之末,挥之于太山之本。其施外,兆萌芽孽之谋,皆由抵巇。抵巇隙,为道术。

案例

事物和矛盾都是从细微发展到巨大的。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如果不能防微杜渐,往往会酿成大祸,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。正如鬼谷子所说:“经起秋毫之末,挥之于太山之本。”

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: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,为了防止水患,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。一天,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。老农心想: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?他要回村去报告,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。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:那么坚固的长堤,还害怕几只小蚂蚁吗?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。当天晚上风雨交加,黄河水暴涨。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,继而喷射,终于冲决长堤,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。

这就是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这句成语的来历。这个成语说明了一个道理,小事决定成败,有时候1%的错误会带来100%的失败。

春秋时期,齐国军队攻打鲁国,中途要经过一个叫单父的地方。管理此地的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宓子贱。当地的父老对宓子贱说:“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了,请您准许百姓随便收割吧。这可以增加国家的粮食收入,又不至于让它们成为敌人的粮食。”一连三次,宓子贱都没有批准。不久之后齐国的军队就到达了这里,这片麦子自然也落入齐军之手了。

季孙知道此事之后十分生气,他派人去责备宓子贱。宓子贱不满地皱起了眉头,说:“那些麦子今年没有收割,明年还可以重新栽种。可如果让一些平时不劳作的人得到了不属于他的粮食,那可能会助长民众的这样一种心理:巴不得天下大乱,这样有利可图。以单父这里一年的收成,收割与否对于鲁国的粮食总量没有什么影响,可如果让百姓产生了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,由此造成的祸患却会延续数百年的时间。”季孙听说后惭愧不已,佩服宓子贱的贤明和远见。

在上面这个例子中,如果为了屈指可数的一点物质利益而把民风搞坏了,这就是因小失大,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。宓子贱显然考虑得更为长远,这岂是季孙这种目光短浅的人所能比的?

在我们的周围,想做大事、大生意的人很多,几乎个个都有宏伟目标,远大理想,但愿意把小事、小生意做细、做实的人很少。前人说得好:天下大事必做于细,古今事业必成于精。在日常工作中,要提倡注重细节,把小事、小生意做好、做细、做实,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鬼谷子·抵巇第四案例故事

原文

天下分错,上无明主;公侯无道德,则小人谗贼;贤人不用,圣人窜匿;贪利诈伪者作,君臣相惑,土崩瓦解,而相伐射。父子离散,乖乱反目。是谓“萌芽巇罅”。圣人见萌芽巇罅,则抵之以法。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,不可治则抵而得之。或抵如此,或抵如彼;或抵反之,或抵覆之。五帝之政,抵而塞之,三王之事,抵而得之。诸侯相抵,不可胜数。当此之时,能抵为右。

案例

历史的长河里,朝代更迭,都是在“穷则变,变则通”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。鬼谷子认为:当一个国家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和矛盾的时候,如果有办法可以弥补,就可以通过变法来使国家强盛,使国家转危为安。如果国家实在腐败到了无法挽救的程度,那就彻底推翻它。

商朝从建国到灭亡,历经五百多年。因为前期屡屡迁都,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(今河南安阳市),所以商朝又叫殷朝。太甲以后,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。他们寄生在国人和奴隶身上,残酷地剥削人民和奴隶,任何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。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,阶级矛盾十分尖锐,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。在统治者之间,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,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,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继,叔侄之间,兄弟之间,为争夺王位,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。他们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。商朝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削弱,国力日渐减弱,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,加上水涝、干旱等自然灾害,内外原因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
照这样下去国家必定难以维持下去,盘庚为了挽救商朝的衰亡,经过激烈的斗争,决定把都城迁到殷。盘庚之所以选择迁都到殷,是因为:第一,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,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奄比起来,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,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;第二,迁都以后,一切都得从头做起,王室、贵族将会受到抑制,这样,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;第三,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,都城比较安全,外部的干扰少了,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。

公元前1300年,盘庚不顾旧贵族的反对,毅然将都城由奄(今山东曲阜)迁于殷(今河南安阳小屯)。可是奴隶主贵族们强烈反对迁都的决定,他们知道,到了新的地方不能像现在一样照旧享乐。盘庚是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,是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弦更张的。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,对他们进行训话,他说:“我要效仿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,关心你们,保佑你们,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。你们如果怀有二心,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降下灾难,惩罚你们。”他告诉大家迁都到殷的好处,告诫人们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服从迁都命令,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。

盘庚用软硬兼施的手段,终于完成了迁都的计划,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。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,好多地方不适应,于是就闹着要回老家。奴隶主贵族就乘机捣乱,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。盘庚用强硬的态度,毫不妥协地警告奴隶主贵族不要捣乱,否则必遭严惩。过了几年,局势才安定下来。奴隶们在这里被迫夜以继日地劳动,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出现在殷的土地上。从此,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,由于盘庚的治理,商朝在这时政治上比较稳定,社会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发展。

盘庚迁都,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摆脱了困境,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近代在殷城发掘出的大量青铜器就是那个时代鼎盛的反映,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那个时期铸造的。迁都之后,殷商的生产力、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,成为我国文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。

从古到今,变法改革以及王朝更替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举措和行为,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决定的。能不能通过变法得以图强,能不能通过革命取而代之,是要看能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、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是不是顺应民心,得民心者得天下,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
鬼谷子·抵巇第四案例故事

原文

自天地之合离、终始,必有巇隙,不可不察也。察之以捭阖,能用此道,圣人也。圣人者,天地之使也。世无可抵,则深隐而待时;时有可抵,则为之谋;可以上合,可以检下。能因能循,为天地守神。

案例

鬼谷子认为:万事万物都有漏洞和矛盾的存在,那么,在敌我较量和斗争中,完全可以凭借慧眼找准敌方的矛盾和空隙所在,然后乘“隙”而入,以敌方内部矛盾作为突破口,大做文章,瓦解敌人内部的团结力量,离间敌人内部的关系,以赢得斗争的胜利。这就是抵巇之术。我们在运用抵巇之术的时候,一定要根据时代的要求灵活应用。

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王允铲除国贼董卓的故事。

董卓在洛阳的时候,就杀了一批官员。到了长安以后,他更加专横跋扈。文武官员说话一不小心,触犯了他,就会丢掉脑袋。一些大臣怕保不住自己性命,都暗暗地想除掉这个坏蛋。他在长安自称太师,要汉献帝尊称他为“尚父”。他还把他的弟弟、侄儿都封为将军、校尉,连他刚出生的孩子也封为侯。为了寻欢作乐,他在离长安二百多里的地方建筑了一个城堡,称做郿坞。他把城墙修得又高又厚,把从百姓那里搜刮得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都贮藏在那里,单是粮食,足足够吃三十年的。

吕布,射箭骑马的武艺十分高强,是一个出名的勇士。他本来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。董卓进洛阳的时候,丁原正带兵驻守洛阳。董卓派人用大批财物拉拢并收买了吕布,吕布杀死丁原之后,投靠董卓。董卓收其为义子,叫吕布随身保护他。他走到哪里,吕布就跟到哪里。人们害怕吕布的勇猛,就不敢轻易对董卓下手。

司徒王允决心除掉董卓。他知道要除掉董卓,必须要拉拢收买吕布。于是他就常常请吕布到他家里,一起喝酒聊天。日子久了,吕布觉得王允待他好,也就把他跟董卓的关系谈了出来。原来,吕布跟董卓虽说是“父子关系”,但是董卓性格暴躁,稍不如他的意,就向吕布发火。有一次,吕布说话顶撞了他,董卓竟将身边的戟扔向吕布。幸亏吕布眼疾手快,把身子一侧,躲过了飞来的戟,没有被刺着。后来,吕布向董卓赔了礼,董卓也表示宽恕他。但是,吕布心里很不痛快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王允。王允听了很高兴,就把自己想杀董卓的打算也告诉了吕布,并且说:“董卓是国贼,我们想为民除害,您能不能帮助我们,做个内应?”

吕布听到真要杀董卓,倒有点犹豫起来,说:“我是他的干儿子,儿子怎么能杀父亲呢?”王允摇摇头说:“唉,将军真糊涂,您姓吕,他姓董,本来不是骨肉至亲,再说,他向您掷戟的时候,还有一点父子的感情吗?”吕布听了,觉得王允说得有道理,就答应跟王允一起干。

公元192年,汉献帝生了一场病刚刚痊愈,在未央宫会见大臣。董卓从郿坞到长安去。为了提防人家暗算,他在朝服里面穿上铁甲。在乘车进宫的大路两旁,派卫兵密密麻麻排成一条夹道。他还叫吕布带着长矛在他身后保卫着。经过这样安排,他认为万无一失了。

可董卓万万没有想到王允和吕布早已商量好了。吕布约了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混在队伍里,专门在宫门口守着。董卓一进宫门,就有人拿起戟向董卓的胸口刺去。但是戟扎在董卓胸前铁甲上,刺不进去。董卓用胳膊一挡,被戟刺伤了手臂。他忍着痛跳下车,叫着说:“吕布在哪儿?”

吕布从车后站出来,高声说:“奉皇上诏书,讨伐贼臣董卓!”

董卓见他的干儿子背叛了他,就骂着说:“狗奴才,你敢……”他的话还没说完,吕布已经举起长矛,一下戳穿了董卓的喉咙。兵士们拥了上去,把董卓的头砍了下来。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向大家宣布:“皇上有令,只杀董卓,别的人一概不追究。”董卓的将士们听了,都高兴地呼喊万岁。长安的百姓受尽了董卓的残酷压迫,听到除了奸贼,成群结队跑到大街上载歌载舞进行欢庆活动。

王允一举成功的原因,就在于他看到和利用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内部矛盾。

但是应用离间计或者采取乘虚而入的手段的前提条件是:必须要真正了解对手的详细情况,要不断进行分析、论证,以求准确无误地把握住对手的空隙,然后迅速而果断地出击,切勿操之过急,以免“欲速则不达”,千万不要为对方的假象所迷惑,而陷入对手设计的陷阱之中。